效仿中国对美强硬失败后,又效仿美国对华强硬?日欧彻底迷失自我

Connor 火币官网入口 2025-07-25 2 0

据参考消息援引《日经亚洲》报道,近期欧盟与日本互动频繁。7月22日起,欧盟领导人对日本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

7月23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举行会谈,双方在扩大经济安全和贸易合作方面达成一致。

冯德莱恩提出与日本建立“竞争力联盟”,其中就包括合作开采稀土。她提到欧盟在格陵兰岛、非洲及欧洲探索采矿项目,日本参与能获得进入这些地区的机会。

而这背后,是欧盟在稀土领域的无奈——中美本是更好选择,可美国与其大打贸易战,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欧盟只能转向日本。冯德莱恩还表示欧洲与“印太地区”命运息息相关,和日本合作很重要。

但现实是,欧盟信誉欠佳,承诺多兑现少,内部计划也常不了了之,“独立自主”更多是口号。而且日本自身也有不少问题,这样的合作前景并不明朗。

效仿中国对美强硬失败后,又效仿美国对华强硬?日欧彻底迷失自我

冯德莱恩(资料图)

与此同时,欧盟在对美关系上压力巨大。距离特朗普给出的贸易协议谈判最后期限不到十天,达成协议可能性极低,除非欧盟彻底妥协。此前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大多是美国占便宜。

美国官员称,即便美欧谈妥,特朗普也不会同意欧盟将对等关税降至10%,欧盟还面临50%的钢铝关税、25%的汽车关税等。美国还拒绝欧盟“不变卦”要求,理由是贸易关乎国家安全,特朗普需有自由发挥空间。

在此情况下,欧盟考虑动用贸易领域的“核选项”反制美国,也就是制裁美国服务业。服务业是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少数有顺差的领域。

但这一“核选项”也是底牌,若未能迫使美国让步,反而激怒特朗普,欧盟可能面临更高关税。欧盟内部对此也有分歧,法国积极主张动用,部分国家则持谨慎态度,担心贸易战升级。

不过随着谈判希望破灭,支持动用的声音在增加,德国近期也明确表示支持将其纳入考虑范围。

展开全文

效仿中国对美强硬失败后,又效仿美国对华强硬?日欧彻底迷失自我

冯德莱恩(资料图)

欧盟已准备针对210亿欧元美国商品的关税措施,还在评估是否对720亿欧元美国出口商品反制。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欧盟“双主席”冯德莱恩与科斯塔于7月24日启动访华行程。

这次访问有不少看点,“双主席”阵容、中欧建交50周年的节点,以及会晤结果对中美欧三方博弈的影响,都让其备受关注。

但中方对此次访问的态度却显冷淡。中国外交部21日官宣通报未提“欢迎”,仅用“中欧双方商定”表述,而两年前冯德莱恩访华时,中方用的是“应中方邀请”。

外交部发言人评价中欧关系时指出,某些欧洲政客片面看待中欧关系,放大经贸摩擦,在乌克兰问题上无端指责中国,给中欧关系带来干扰。

同一天,商务部也发表声明,斥责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将中资银行列入黑名单是“违背共识”,要求其停止,否则中方将反击。这一切源于欧盟自身的行为。

访华消息公布前,欧盟以“莫须有”罪名制裁中资金融机构,中方当即回击。冯德莱恩此次访华还带着三大不合理要求:逼中国切断与俄正常贸易、给中国扣“产能过剩”帽子、胁迫中国开放稀土管制。

效仿中国对美强硬失败后,又效仿美国对华强硬?日欧彻底迷失自我

冯德莱恩(资料图)

这种带着“火药桶”的访问,自然难以得到中方热情回应。欧盟的这些做法是战略短视的体现。

冯德莱恩称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却忽视中国光伏组件支撑欧洲30%清洁能源需求的事实;指责中俄贸易时,无视欧盟对俄能源依赖仍达15%。

更具讽刺的是,中国通过本币结算稳定能源供应链,让欧洲电价波动率降低23个百分点。欧盟当前内部问题也不少。

冯德莱恩在欧洲遭遇重创,2万亿欧元预算案因德国反对破产,千亿军援乌克兰计划落空。

面对特朗普8月1日可能将欧盟汽车输美关税从10%升至30%的威胁,德国580亿美元出口和1400万个岗位将受直接影响。

而且欧盟一边用“长臂管辖”制裁中企,一边每年因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被罚百亿美元,这种“欺软怕硬”的态度,暴露了其“战略自主”的虚假。

效仿中国对美强硬失败后,又效仿美国对华强硬?日欧彻底迷失自我

欧盟理事会负责人(资料图)

实际上,中欧经贸联系紧密。欧盟每10辆新能源车就有3辆装中国电池,中欧日均贸易额突破150亿元,相当于建交初期全年总量。

冯德莱恩带着“去风险”想法访华时,德国车企和法国干邑酒商却忧心忡忡,因为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已让法国酒商库存承压。

欧盟一边效仿中国对美强硬态度,准备对美动用“核选项”,却因内部分歧和对美国的忌惮难以真正实施;一边又效仿美国对华强硬,带着不合理要求访华,忽视中欧经贸的紧密联系和自身面临的困境。

这样的行为,让日欧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显得愈发迷失。未来,欧盟若不调整策略,继续这种矛盾的做法,不仅会影响与中国的关系,也无法有效解决与美国的贸易争端,最终可能在国际博弈中陷入更不利的境地。

而日本跟随欧盟的脚步,也未必能获得预期利益,反而可能被卷入更多争端。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理性务实的合作才是正道,一味强硬或盲目效仿他人,只会让自己在迷途中越走越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