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无需结婚证直发个人,职场宝妈人均超2.6万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5-11-17 1 0

面对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的生育忧虑,一系列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医保政策正在持续发力,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已超2.6万元,且无须提供结婚证即可申领。

生育保险是我国社保险种之一,生育保险保障的待遇包括两类,一是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参保女职工可按规定报销生育相关的医疗费用。二是生育津贴,是指在分娩后休产假期间获得基本经济收入。

生育津贴也叫“产假工资”,这笔钱既不是男方单位出,也不是女方单位出,而是由生育保险出。长期以来,生育津贴的发放流程是职场妈妈关心的焦点。以往多由单位代发,存在拖延甚至截留的风险。如今,这一情况正得到根本性改变。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生育津贴“直付个人”模式,让这笔“产假工资”直接进入女职工的账户。

截至今年11月1日,随着江苏、辽宁两省正式加入,全国已有包括河北、上海、浙江、四川、陕西等在内的25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尚未完全实现的省份主要为北京、天津、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新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的统筹区占比近9成。

这一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家庭育儿的经济压力,更从源头上杜绝了用人单位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减轻了女性就业的后顾之忧。

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53亿人,2024年全国参保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超2.6万元。

国家医保局同步推进生育保险申领流程简化,绝大多数地区申领生育津贴不再需要提供结婚证、生育服务证等材料。

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网站发布《你想知道的生育保险政策都在这里》的政策问答,其中明确提出,按照《全国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023年版)》,绝大多数地区申领办理生育津贴只需要提供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和诊断证明(门诊)/出院记录(住院),部分地区需提供所在单位的银行账户信息和个人账户信息,无须提供结婚证、生育服务证等其他非必要材料。

生育津贴无需结婚证直发个人,职场宝妈人均超2.6万

在技术赋能下,一些地区的妈妈们甚至体验到了“无感申领”的便捷。浙江省依托“智慧医保”系统,生育津贴发放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育服务卡登记信息、住院记录通过部门数据共享实时核验,院端自动发起申请,审核通过后直接发放,真正实现“群众零跑腿”。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加快建立全周期的生育保障体系,助力“怀得上、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

除了生育津贴直发个人,我国全面提升住院分娩医疗费用保障水平,积极推动政策范围内生育医疗费用全额保障,吉林、江苏、山东等7个省份已率先实现生娃基本不花钱。

2023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及时调整辅助生殖项目医保准入政策,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导各省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将适宜的辅助生殖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报销。截至10月底,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已惠及超100万人次。

尽管在经济减负和医疗服务保障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破解“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的难题依然任重道远。

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金牛对第一财经表示,未来生育政策还需进一步走近适婚适育人群,问计于年轻人,问需于年轻人。同时,在降低养育、教育成本方面,仍需增强多部门政策协同,形成合力,切实减轻家庭负担。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评论